:::

◇悲傷輔導與器官捐贈

分享到Facebook   分享到google+   分享到twitter   分享到微博

文/編輯部

一、何謂悲傷

失去心愛的人是很難接受的。這意味著某種近乎無可取代的關係已經失去,而這種事難以預料。

隨著這種失落而來的是喪親哀慟期。這段過程裡,行為、心理、生理三者各佔一部分。喪親之痛的行為表現包括了由社會風俗習慣所決的「哀悼」,和源於生物身心反應的「悲傷」情結。

哀悼可能以參與儀式的形式來表現,如喪禮或火葬,但悲傷是和儀式無關的感覺。 這兩種行為模式,雖互不相關,但卻常常一起出現而且彼此互補。

悲傷的主要特性如下:

悲傷是種複雜的反應模式,其中許多身體上或心理上的現象常常出現,如木然無力、睡不好、或沒有胃口。

悲傷是由某種可詳細描述的情境所引起的,如失去心愛的人。

悲傷是種和巨大身心壓力有關的情緒。

二、醫護人員與悲傷輔導

心愛的人死亡是種危機,尤其是突然發生無法預料的死亡。一開始的震驚期,親人們常感到茫然、虛弱無力且敏感脆弱。這段期間醫護人員如果能認知這種悲傷反應的範圍並加以處理,對死者親友會有很大幫助。

身為醫護人員,你能些做什麼﹖

這個時期重要的是醫護人員要以圓熟、尊重和同理心的技巧面對家屬,同時使用簡單的語言。家屬需要知道你隨時隨地願意幫助他們,支持他們。就某些例子而言,這可能意味著你扮演為死者親屬發言的角色,也許替他們說出連他們都無法表達的需求。同時,你必須幫助死者親屬恢復他們的應對技巧,不只是替他們決定,而是確定他們的意識到擺在他們面前的許多抉擇。重要的是不斷檢視是否已確定自己真的了解死者親屬,而死者親屬也了解你。避免說到你知道死者親屬當時的感受,也絕對不要無心的話。雖然死者親屬看起來已被失落感所佔據,忘了周遭事物及人們所說的話,但事實並非如此。相反的,研究顯示,親屬容易對他人言行過度敏感。事實上,失去親人多年,死者親屬將能詳細告訴你在親人死去當天,他們碰過誰?說過什麼話。

醫護人員的角色:

以誠實而直接的方式提供訊息。只有這樣親屬們才能發掘新情況,不要使用委婉的語言,那樣可能會誤導並激怒家屬。減低死亡的衝擊和潛在危害。了解並接受死者親屬的行為及感受,以促成健全的哀傷過程。

鼓勵死者親屬去看看心愛的人,並向死者道別,藉此讓死者親屬真實地感受到他失去親人。有份研究有關猝死罹難者的親人,這些人曾花時間陪死者待在急診,研究結論是:目睹死亡過程是有益的。這份研究中的多數親屬表示,死亡就像個幻象或惡夢,而目睹死亡讓幻夢成真。一般而言,事實雖然是痛苦的,但也比幻象好處理。事實真讓你從可怕而沮喪的意像裡解放出來。

如果有人不想看見死者,過後再將照片給死者親屬看,也是可行之道。

幫助死者親屬自己做決定,以恢復他們處理事件技巧。主動做決定會激發健全的悲傷輔導過程。

只有在死者親友清楚表達想要聽些訊息的時候,醫護人員才提供詳細的訊息。可以回答問題。

確定死者親屬能夠表達他們的心願,他們需要醫護人員的允許下撫摸他們心愛的人,表達他們的悲傷。裝備有機器與管子的加護病房,其氣氛尤其能激起這些感受。

以上所描寫的介入調解方法,是用來幫助死者親屬面臨死亡,並幫助他們從初期的震驚中恢復。一旦如此,通常死者親屬似乎更能應對諸事,情況遠比你一開始所設想的好。唯有死者親屬了解到他們心愛的人已經死去,這時醫護人員才能提出器官捐贈的要求。

三、器官捐贈是一種悲傷輔導

首先,提出器官捐贈的要求是為了幫助千萬人的需要,這些人正等著可以改變他們生命品質的救命器官或組織。就這點而言,這些病人得靠和死者親屬有所接觸的醫生和護士向可能捐贈器官的死者家屬提出要求,雖然有關於死者親屬研究作相當少,但有很多真人真事的證據顯示,捐贈器官的家屬們事後感到欣慰,因他們曾被要求捐贈器官(或主動提出捐贈意願),其中許多人也確實因同意捐贈器官而找到慰藉。

(本文原刊於中華民國器官捐贈協會會刊第30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