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悲傷的樣貌

分享到Facebook   分享到google+   分享到twitter   分享到微博

悲傷的樣貌

文/張真睿社工員

90期會刊

    悲傷是人類基本情緒之一,是一種原始且自然的情緒,意味著我們一出生就擁有這樣的情緒。為何悲傷如此重要,我們甚至不用學習就擁有,是因為”人”是群聚的動物,只有與人保持連結才能夠保障我們的生存及幸福感。悲傷的情緒標誌著我們失去的痛苦,不論是失去物品、工作、一段戀情,我們都會有悲傷的感受,尤其是失去我們很愛的人,與我們有很深連結的人,對我們來說,那樣的痛更是難以言喻,因為他們在我們的生活裡佔有很重要的份量與位置。

    當所愛的親人過逝後,太陽依舊升起,生活、學習和工作都還是得如常運轉,但少了所愛之人的生活,一切都變得不一樣了。吃飯、採買、打掃這些日常活動,少了他/她的一副碗筷、協助,叨叨絮絮的叮嚀或吵鬧的聲音,味道、氣氛都不同了,甚至不知該怎麼辦了。我們得要開始重新學習、調適,沒有他/她參與的生活,該如何進行下去,這是悲傷裡,最活生生的樣貌。

    對許多人來說,這可能是一個艱巨的挑戰,而我們想要如何面對這樣的挑戰,即使是同一家人,每個人也不一樣,有人可能想逃走,離開越遠越好;有人就想開創全新的生活;有人可能想努力承接起離世的人在家中原有的角色,讓一切照舊有的樣子,這都沒有對錯好壞,而是我們面對及調適悲傷的方式不同。每個人和逝去的人之間有著獨一無二的關係、記憶與經驗,每個人自己的宗教信仰、特質與過往經驗都不一樣,對死亡的理解、悲傷的感覺、情緒表達和面對悲傷的方式,也都不會是完全相同,而我們能不能尊重與理解,我們每個人都能用自己獨有的方式和步調來面對悲傷。

     悲傷是很個人的事,但你不需要孤獨面對。在調適悲傷的過程,請記得我們在調適失去一個人的生活及連結,我們也會需要回到生活和連結中去修復失去的傷痛。有時我們會想要一個人靜靜的思念,讓我們的情緒和過往有機會整理、沉澱與安頓,有時我們也需要找到能夠理解與接住我們的人,和他們一起分享、一起哭、一起笑,知道有人和我們一樣,失去一份重要連結的那種難以言喻的感覺是怎麼一回事。在那樣的互動裡,我們有機會可以創造出與過世親人新的連結,想到他/她可以不只有傷痛,還能有更多過往的種種回憶,開心、生氣、好氣又好笑的情景都能夠再次被想起、被珍惜,如此,在這些新創造的生活中,過世的親人依舊以不同的形式持續陪伴我們前行。

     悲傷必然痛,但我們可以不苦。這不容易,需要很多練習,練習接受失去就是生命的一部分,練習接受面對生命消逝的無能為力,那既不是我們可控制或可改變的、更不是一種懲罰,我們需要練習讓自己能夠乘載更多生命的種種經歷,不論是我們喜歡的、討厭的或痛苦難當的,悲傷的感受也可能開始漸漸轉變,在那之前,請對自己多一些耐心與包容,為自己創造更多友善的支持,讓悲傷引領我們的成長之路不孤獨。

檔案下載 6-1圖.jpg